四國島的德島縣,搭電車從阿波福井開始,直到北河內駅這段路,JR電鐵要穿越幾段隧道,對於電車沖進隧道口和快將離開山洞的刹那,令我雀躍得很。一直沒能弄清個中著迷的原因,很難彌定是快活的感覺呢,還是有什麼憂鬱的隱晦。
直到有一天在網路上看見也有像我那樣對沖出隧道刹那感興趣的人,雖是有同感不等於有相同的思考,但足以泛起漪漣使我從中端倪到一點點東西。
阿貓設計這張照片的題目叫[情緒出口] ,“要認識自己的情緒...若是能走出那黑暗的山洞中...就要不斷的向前走...堅持...才能看到那前方一絲絲的亮光!!”
對於我來講,已不太介意黑暗的存在,也不特別去貪婪擁有陽光時的溫暖。人要輸出什麼樣的情緒呢? 釋放快樂則收藏起憂鬱,哀傷來時哪有歡樂同在。人的心理質素是矛盾的,情緒真的不容易管理。
有人會害怕背負管理責任,認為「人不應該有情緒」,回避和否認自己有負面情緒,壓抑情緒反而帶來更壞的結果,學習覺察和認識自己的情緒,是情緒管理的第一步。
第二步是為情緒找個出口,在適當情形下,表達自己的情緒,婉轉地告訴別人,讓對方明白他們的行為給你帶來什麼樣的感受。一個還沒學會管理情緒的人,多半做出不適當的表達,例如指摘或破口大駡對方,擺出勢不可擋的攻擊架勢,你以為這就贏勝了嗎? 不,終有一天,你會像丟了魂般地失落,因為你內心深處愛和快樂的因數被憎恨情緒踐踏了。
以上兩步驟只是一般人修正管理情緒的方法,如果換了是修密宗行者,則超越這兩步驟方法之上。修密者明白人心理質素存在正反兩面,但不認為是對立的,這兩面會使一般人處於困苦矛盾之中,而行者則不會受困擾,因為明白禍福依伏,不選擇釋放輸出的什麼,也不掩蓋收藏哪些,懂得轉化,煩惱即菩提。
心若虛空幻化,沒有心牆後,所見所感受到的是那麼地平緩柔順,不會被割傷。
古老的《伊莎奧義書》(Isa Upanisad)的第9節至第11節中有一句話:
“投入無明的人 進入茫茫黑暗,
但那追求明見者 則進入更大的黑暗。”
當人追求智慧時,無明是必要的參與者。沒有無明參與的明見就與智慧無關,頂多是知識。
此奧義書也隱約給出了理由,即:智慧或智慧所領悟的終極實在,無論叫“彼一”(tad ekam)、“梵”(Brahman)或“大我”(tman),不是任何意義上的知識乃至明見的對象。“此彼一不動,卻比心思還要快捷,/任何感官(或諸天,devas)達不到它,因它總是先行。/……//它既動又不動。/它既遠又近。/它在所有東西的裏邊,/又在所有東西的外邊。”
只有在那些要把握住物件的知識追求者的眼中,這“彼一”才是“矛盾的”;在那不離無明的智慧看來,這裏邊沒有矛盾,它是最真實者的存在方式。
龍樹菩薩的《中論》的觀涅盤品第二十五的第19偈:涅盤與世間,無有少分別;世間與涅盤,亦無少分別。
涅盤由般若智慧達到,世間則是生死輪回主宰的塵世經驗世界,由無明造成。按一般想法,佛教的目的就是超出世間而入涅盤。但龍樹卻斷言它們無分別,想脫開世間而入涅盤的想法是妄想。由此可見,在大乘佛教看來,智慧與無明有著根本的聯繫。
那麼, 漸漸有眉目搞清楚本文開首提到的個中著迷原因了。
我感覺于陰和陽交接的剎那,陰和陽的能量都不容錯失,行者籍此能量穿越和伸延向前方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