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11月24日 星期二

「灣生回家」


最近從網上看到一個詞:「灣生回家」,乍一看,我以為是小說故事講一位名叫灣生鄉下的孩子又回到家鄉來。呵呵……原來不是喲,也是無意間在網上看見,才知道灣生是個代名詞。

日本二戰戰敗以後,就放棄了對臺灣的主權,臺灣從日本的統治中解放出來。接著實行統治的中華民國政府不歡迎日本人滯留臺灣,因此,到1949年(昭和24年)8月為止,幾乎所有的日本人都離開了臺灣。於是,這些回到日本本土的人們被稱作「灣生」。他們當中許多人對臺灣島充滿了懷念,稱呼臺灣是第一故鄉。當有機會回到臺灣時,那一刻就深情地緬懷「灣生回家」了。

2015年11月16日 星期一

«羅生門»舞台劇期待中

新光中國戲曲文化基金製作之舞台劇«羅生門»


觀後感:滿意劇情編排,人物構造,演員表現。


將於2016
1月29-31日在新光戲院大劇場隆重上演。

演出日期 : 2016年1月29-31日
演出時間 : 29-31日夜場 晚上8時正
           30-31日日場 下午3時正
票價:$450、$380、$300、$220
公開發售日期 : 11月19日
 
 
 
 
 

2015年11月9日 星期一

事過境遷


時下許多台灣影星到大陸內地發展事業,雖說不是大張其鼓,但也算得上火紅火熱。可殊不知台灣以前曾經有個規定:凡是去內地拍片的演員,一律封殺! 不讓該演員的片子在台灣有市地。

當年梁家輝就是被封殺的其中一員,台灣“文化局”讓梁家輝寫一份悔過書,就可以免遭封殺,但梁家輝堅持認為自己沒錯,拒絕悔過。但當時也連累遭香港業者沒人找梁家輝拍片,他失業了……

曾幾何時,剛出道的梁家輝很幸運地出演了大導演李翰祥的影片《垂簾聽政》(1983),憑藉在此片中的出色演技,他成為金像獎歷史上最年輕的影帝。原來影帝也會失業的。

為了維持生計,梁家輝和幾個朋友一起到銅鑼灣的夜市擺地攤叫賣,就是在地攤上,梁家輝遇他的貴人——江嘉年。

1983年,江嘉年在香港電台任製作人,主動致電邀梁家輝錄製廣播劇。第一次見到江嘉年,梁家輝就被她善解人意的笑容深深打動,“她是一個讓男人沒有壓力的女人,當時我窮困潦倒,在她面前卻感到很放鬆。”後來,江嘉年成為梁太,陪伴梁家輝攀上事業高峰。